机械制图》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所属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
计划学时:144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机械制图是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一门既有基本的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它的基础性内容又是人材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内容。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具有三种基本能力和三种分析能力、两种技能和工程文化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三种基本能力:绘图、读图和查阅国家标准的基本能力。三种分析能力:空间分析及投影分析的能力、二维图形与三维图形间的相互转换能力。两种技能:具有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技能。工程文化素质: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达到使学生既具有工程基础又有较高的工程文化素质,既有丰实的工程设计绘图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又有较熟练的绘图和读图能力,还有较敏捷的灵活思维和创新意识,能视野开阔、善于自学,创新思变,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自觉按照国家标准用各种手段较快地、准确地绘制、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理论知识目标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制简单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基本方法。
2.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基本规定,会查阅有关国家标准和手册,养成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国家标准的各项规定的良好习惯。
(二)技能目标
1.能够较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进行手工绘制仪器图和草图。
2.所绘图样应做到:投影正确、视图选择和配置恰当、图面整洁美观、尺寸标注正确、完整、清晰。
3.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
(三)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三、参考学时
180学时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 教学 项目 | 教学内容 | 教学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手柄的绘制 | 1.制图的基础知识 2.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 | 1.了解国家标准中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图线等基本规定 2.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尺寸组成、常见尺寸标注方法 | 20 |
2 | 模型三视 图的绘制 | 1.投影法及三视图 2.点的投影 3.直线的投影 4平面的投影 5.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6.投影变换 | 1.掌握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 2.理解点的三面投影规律,重影点的概念 3.掌握各类直线投影的特性 4.理解平面投影特性,平面上点、线的投影,以及换面法 | 20 |
3 | 顶尖头部截交线的绘制
| 1.基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 2.平面与立体的表面交线(截交线) 3.回转体的表面交线(相贯线) | 1.掌握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取点法,截交线及相贯线的画法 2.能求作截交线及相贯线的投影并掌握截交线,相贯线的性质 | 14 |
4 | 轴承座的绘制与尺寸
| 1.组合体概述 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3.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 4.读组合体视图 | 1.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2.掌握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3.掌握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掌握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与步骤 | 20 |
5 | 底座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 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正等轴测图 3.斜二轴测图 | 掌握简单几何体轴测图画法 | 16 |
6 | 阀体零件表达方案 | 1.视图 2.剖视图 3.断面图 4.其他表达方法 | 1.掌握视图的概念;部视图的概念、画法及种类 2.理解断面图的概念、种类、及其局部放大图、简化图画法 3.会运用图形的基本表示法,进一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读、绘零件图、装配图奠定基础 | 22 |
7 | 螺纹联接套的表示方法 | 1.螺纹及其画法 2.常用螺纹紧固件 3.齿轮 4.键和销 5.滚动轴承 6.弹簧 | 1.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及标注 2.能识读螺栓连接、螺柱连接和螺钉连接的画法 3.能识读和绘制单个及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图 了解普通平键和销连接的规定画法 4.能绘制标准件,常用件如螺纹,弹簧、键、销等零件上常见的标准工艺结构画法,齿轮的转动形式,规定画法,能计算齿轮的技术参数,会翻阅《机械手册》图表 | 16 |
8 | 典型零件图分析 | 1.零件图的内容 2.零件视图的选择 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4.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5.零件的工艺结构 6.读零件图 | 1.理解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2.理解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原则及典型零件的表示方法 3.了解尺寸基准的概念,能识读典型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4.了解标准公差与偏差规定,理解极限尺寸计算,掌握尺寸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和识读 5.了解几何公差的特征项目、符号及其标注和识读 6.掌握识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 24 |
9 | 装配体的测绘 | 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2.装配体的表达方法 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4.装配图中零件的序号及明细栏 5.装配体的常见工艺结构 6.读装配图 7.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 1.掌握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尺寸标注;装配图的零件序号、明细栏和技术要求;常见的合理装配结构;读装配图。 2.通过本项目学习,能够认识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装配图中常用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画法,并可以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 26 |
五、教学实施建议
尽量采用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使之更加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能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基本工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从三维立体到二维图形的转换规律,熟练掌握根据二维图形想象出三维立体形状的方法。对全课程内容具承前启后的作用,应做重点中的难点对待。
1.课堂讲授:制图是较为抽象的课程,教学中,要善于借助实物乃至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2.作业:制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即要注意完整的向学生交代作图的原理和方法,又要强调学生的作图实践。课后作业,堂上练习,都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3.能力培养要求:着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训练实际看图和绘图的技能,注意培养自学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所属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
计划学时:234学时(理论课162学时,实训课72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非电类相关专业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非电类相关专业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具备安全用电和规范操作常识;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和元器件、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典型应用;会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工具;能初步识读简单电路原理图和设备安装接线图,并能对电路进行调试、对简单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初步具备查阅电工电子手册和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合理选用元器件。
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参加电工电子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电子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电子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三、任务结构
(一)必修模块
模块一 电路基础
项目 | 教学任务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项目一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 认识实训室 | 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电及电工电子产品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形成对电工电子课程的感性认识,培养学习兴趣; 了解电工实训室的电源配置,了解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及工具的类型及作用 |
安全用电 | 掌握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用电的规定,树立安全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现场的紧急处理措施; 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 | |
项目二直流电路 | 电路 | 通过拆装简易电器装置等实践活动,认识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 通过查阅电工手册及相关资料,会识读基本的电气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 能自己动手操作,安装简单电路 |
电路的常用物理量 | 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电功率等常用物理量的概念; 能对直流电路的常用物理量进行简单的分析与计算 | |
电阻元件与欧姆定律 | 结合实物,了解电阻器和电位器的外形、结构、作用、主要参数,会计算导体的电阻,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能区别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了解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典型应用; 理解欧姆定律的概念,能利用其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 | |
电阻的连接 | 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及电路特点; 会计算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及电功率 | |
项目三 直流电路 | 基尔霍夫定律 |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能应用KCL、KVL列出电路方程 |
实训项目 | 会使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万用表,会测量直流电路的电流、电压(电位); 会使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电阻,并能正确读数 | |
项目四 电容与电感 | 电容 | 结合实物,了解实际电容元件,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容器,了解电容的概念、参数及标注,能判断其好坏,了解其应用 |
电感 | 结合实物,了解实际电感元件,了解电感的概念,会识别不同类型的电感器,能判断其好坏,了解其应用 | |
项目五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 认识实训室 | 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实训室工频电源;了解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钳形电流表、单相调压器等仪器仪表; 了解试电笔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 |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 通过实验,观察交流电的产生,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过程,掌握交流电波形图; 掌握频率、角频率、周期的概念及其关系; 掌握最大值、有效值的概念及其关系; 了解初相位与相位差的概念,会进行同频率正弦量相位的比较; 了解正弦量的矢量表示法,能进行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矢量图的相互转换 | |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 理解电阻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有功功率; 理解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理解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其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 |
串联电路 | 理解RL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了解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 | |
交流电路的功率 | 理解电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理解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 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 |
项目六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 实训项目 | 了解照明电路配电板的组成,并能安装照明电路配电板,会单相电能表接线; 会按照图纸要求安装荧光灯电路并能排除荧光灯电路的简单故障 |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 三相正弦交流电源 | 通过调查企业生产用电现状,了解三相交流电的应用; 了解三相正弦交流电的产生,理解相序的意义; 了解实际生活中的三相四线供电制 |
模块二 电工技术
项目 | 任务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用电技术 | 电力供电与节约用电 | 了解发电、输电和配电过程,了解电力供电的主要方式和特点,了解供配电系统的基本组成; 了解节约用电的方式方法,树立节约能源意识 |
用电保护 | 了解保护接地、保护接零的方法和漏电保护器的使用,了解其应用; 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 |
常用电器 | 照明灯具 | 了解常见照明灯具,了解节能新型电光源及其应用,会根据照明需要,合理选用灯具 |
变压器 | 结合实物,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额定值及用途; 理解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变压比、变流比的概念; 了解变压器的外特性、损耗及效率 | |
交流电动机 | 结合实物,了解三相笼型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铭牌参数; 通过多媒体演示等方式,了解旋转磁场的产生与转子转动的原理;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的含义 | |
常用低压电器 |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符号; 结合实物,了解熔断器、电源开关、交流接触器、主令电器、继电器等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会根据工作场所合理选用 |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 起动控制 |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及单向点动与连续控制线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正反转控制 |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
实训项目 | 会点动与连续运行控制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及安装; 会接触器互锁正反转控制线路配电板的配线及安装 |
模块三 模拟电子技术
项目 | 任务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认识实训室与基本技能训练 | 认识实训室 | 了解电子实训室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安全用电的规则;观察实训室的布置,了解实训室电源、仪表、控制开关的种类和位置等 |
基本技能训练 | 了解焊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初步掌握基本的焊接要领; 了解低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和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 |
常用半导体器件 | 二极管 | 通过实验或演示,了解二极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能识别引脚,并合理使用; 能识别硅稳压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等典型二极管,了解其实际应用;能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极性和好坏 |
三极管 | 了解三极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能识别引脚,并合理使用; 会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引脚及三极管的好坏 | |
整流及滤波电路 | 整流电路 | 能正确搭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简述其工作原理; 会用万用表测量相关电量参数,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能列举出桥式整流电路在电子电器或设备中的应用 |
滤波电路 | 能识读电容滤波、电感滤波、复式滤波电路图; 可通过示波器演示滤波电路的输出波形,了解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 |
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 基本放大电路 | 能识读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放大电路图,理解共射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和主要元器件的作用; 了解小信号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性能指标(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含义; 了解多级放大器的三种级间耦合方式及特点 |
实训项目 | 会安装和调试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 |
集成运算放大器 | 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负反馈应用于放大器中的类型; 通过实验,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了解集成运放的电路结构,了解集成运放的符号及器件的引脚功能; 了解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在实际中的应用,能识读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电路图 |
模块四 数字电子技术
项目 | 任务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 了解数字信号的特点; 了解二进制的表示方法,了解二进制与十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了解8421BCD码的表示形式; 能列举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实例,能列举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不同进制数 |
逻辑门电路 | 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了解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等复合逻辑门的逻辑功能,能识别其电路图符号; 了解TTL门电路的型号及其使用常识,能识别引脚; 了解CMOS门电路的型号及其使用常识,能识别引脚,掌握其安全操作的方法 | |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 组合逻辑电路 | 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读图方法和步骤;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种类 |
编码器 | 了解编码器的基本功能; 了解典型集成编码电路的引脚功能,会根据功能表正确使用 | |
译码器 | 了解译码器的基本功能; 了解典型集成译码电路的引脚功能,会根据功能表正确使用; 了解半导体数码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典型集成译码显示器的引脚功能,会根据功能表正确使用 | |
触发器 | 了解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可通过实验体验RS触发器所能实现的逻辑功能; 了解同步RS触发器的特点、时钟脉冲的作用,了解其逻辑功能,会搭接RS触发器电子控制电路 | |
寄存器 | 了解寄存器的功能、基本构成和常见类型; 结合集成移位寄存器典型产品的应用,了解其功能及工作过程 | |
计数器 | 了解计数器的功能及计数器的类型; 理解二进制、十进制等典型集成计数器的外特性,掌握其应用 |
(二)选学模块
模块一 电路基础
项目 | 任务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磁场及电磁感应 | 磁场 | 了解磁场及电流的磁场; 了解安培力的大小及方向 |
磁路的物理量 | 了解磁路、主磁通和漏磁通的概念 | |
铁磁性物质 | 了解铁磁性物质的磁化现象; 了解常用磁性材料的种类及其用途; 了解涡流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 | |
电磁感应 |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及定律; 理解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 | |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 串联电路 | 理解RLC串联电路的阻抗、功率和谐振的概念 |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 三相负载的连接 | 了解星形联结方式下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及线电流、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的关系,了解中性线的作用; 了解三角形联结方式下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及线电流和相电流的关系; 理解三相电功率的概念 |
实训项目 | 会连接一个三相负载电路,会观察三相星形负载电路在有、无中性线时的运行情况,测量相关数据,并会进行比较 |
模块二 电工技术
项目 | 任务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
常用电器 | 三相变压器 | 了解三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 |
特殊变压器 | 了解电焊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 了解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 了解自耦变压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用途 | ||
交流电动机 | 了解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 ||
直流电动机 | 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 | ||
常用电器 | 实训项目 | 会使用兆欧表测试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绕组间的及绕组对铁心的绝缘电阻; 会使用钳形交流电流表测试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 会判断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首、末端 | |
普通车床控制电路 | 普通车床控制电路 | 了解普通车床电气控制的一般知识,能识读简单的生产机械设备电气控制电路原理图 | |
现代控制技术 | 可编程控制器 | 了解PLC的基本原理与用途 | |
变频器 | 了解变频器的基本原理和用途 | ||
传感器 | 了解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与用途 |
模块三 模拟电子技术
项目 | 任务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常用半导体器件 | 晶闸管 | 了解晶闸管的结构、符号、特性和主要参数,能识别引脚,并合理使用; 能用万用表判别晶闸管的极性和好坏 |
整流及稳压电路 | 整流电路 | 了解晶闸管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原理 |
实训项目 | 能制作家用调光台灯电路 | |
稳压电路 | 能识读集成稳压电源电路图,能列举出集成稳压电源的实际应用; 了解开关稳压电源的主要特点 | |
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 基本放大电路 | 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 会使用万用表调试三极管静态工作点; 了解温度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能识读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电路图 |
射极输出器 | 了解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 | |
低频功率放大器 | 了解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参数要求和分类; 了解典型集成功放的引脚功能及应用 | |
振荡器 | 了解常用振荡器(如LC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等)的主要特点 |
模块四 数字电子技术
项目 | 任务 | 教学要求与建议 |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 触发器 | 熟悉JK触发器的电路图符号,了解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边沿触发方式的特点,会使用集成JK触发器; 熟悉D触发器的电路图符号和逻辑功能,可通过实验,体验D触发器所能实现的逻辑功能 |
数字电路的应用 | 数字电路的典型应用 | 了解555集成定时器的应用; 了解模数转换、数模转换的特点 |
实训项目 | 用555时基电路组成应用电路 |
四、教学实施
(一)学时安排建议
模块 | 项目 | 建议学时数 | ||
基础模块 | 电路基础 | 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 2 | 162 |
直流电路 | 20 | |||
电容与电感 | 4 | |||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 20 | |||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 20 | |||
电工技术 | 用电技术 | 4 | ||
常用电器 | 28 |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 | 38 | |||
模拟电子技术 | 认识实训室与基本技能训练 | 2 | ||
常用半导体器件 | 4 | |||
整流及滤波电路 | 6 | |||
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 8 | |||
数字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 4 | ||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 12 | |||
选学模块 | 电路基础 | 磁场及电磁感应 | 6 | 42 |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 6 | |||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 6 | |||
电工技术 | 常用电器 | 10 | ||
普通车床控制电路 | 4 | |||
现代控制技术 | 5 | |||
模拟电子技术 | 常用半导体器件 | 5 | ||
选学模块 | 模拟电子技术 | 整流及稳压电路 | 4 | 30 |
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 8 | |||
数字电子技术 |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 10 | ||
数字电路的应用 | 8 |
(二)教学方法
1.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学习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任务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2.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电子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五、考核与评价
1.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
2.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
《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所属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
计划学时:108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种类、牌号、性能及应用,会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了解机电机械热处理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能熟练查阅、运用有关资料,初步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能力;熟悉常用机械制造基础知识;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机器的基本概念,掌握机器的组成;
2.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应用;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
4.掌握带传动、齿轮传动等常用机械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传动特点,了解轮系的分类与应用,会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5.掌握轴、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等轴系零件的结构、特点、常用材料和应用场合及有关标准和选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合理选择材料、确定零件热处理方法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分析和选用机械零部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3.初步具有使用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4.具有正确操作和维护机械设备的基本能力;
5.初步具有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具有把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运用到新的实践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与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德;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并分析问题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操;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适应职业变化能力;
5.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处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课时分配
序号 | 教学项目 | 教学内容与要求 | 教学方法/设计 | 学时安排 |
1 | 对机械的初步认识 | 1.理解机器与机构、构件与零件的特征及异同点,能描述机器和机构、构件和零件之间的关系; 2.掌握机器的组成,能区分机器与机构的不同; 3.理解运动副的概念及其分类,能够区分低副、高副 | 1.结合生活中见到的实际例子来分析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加深对各概念的理解; 3.通过到工厂车间参观来加深理解 | 6 |
2 | 常用工程材料 | 1.掌握机电机械的物理、化学、力学及工艺性能; 2.掌握机电机械的分类、牌号、性能及应用,并能根据条件合理选用常用工程材料; 3.了解钢铁材料的生产过程; 4.掌握热处理的目的、种类及应用,能正确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改善材料的性能; 5.了解有色机电机械的种类、应用及特点; 6.了解非机电机械的种类及特点 | 1.教师应结合机械加工中常用材料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2.可组织学生通过到工厂车间参观进行现场教学; 3.在教学中将各种机电机械带进课堂,实训室内可做部分力学实验,使学生从外观和内部认识常用工程材料,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4.钢铁材料的生产过程可以通过视频来了解 | 24 |
3 | 常用机构 | 1.掌握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基本类型及应用; 2.掌握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定方法,能准确判定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 3.掌握凸轮机构,能区分凸轮机构的类型; 4.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间歇性运动机构的组成、特点、类型及应用 | 建议采用实践课,安排在陈列室中进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各种机构的工作过程,加深理解机构的功用及原理 | 30 |
4 | 机械零件 | 1.了解轴的分类和应用特点;掌握轴的结构及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 2.掌握轴承的类型和功用,能够区分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了解各类轴承的结构组成、类型及特点,能解决轴承使用中的安装、维护和润滑的问题,能区分常用的滚动轴承类型,会解释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 3.了解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 4.了解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的分类、结构特点和应用; 5.掌握螺纹及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和特点,能正确装配螺纹连接,能对其进行预紧和防松 | 1.教师应结合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2.进行一次通用零件和部分装置的采购模拟活动或市场技术调研,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熟悉各种机械零件的结构特点、功用; 3.采用实践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 30 |
5 | 机械传动 | 1.理解带传动的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会分析带传动的运动特性;能识别V带和带轮结构,会查阅有关资料选用普通V带,掌握V带传动的张紧及安装方法,能解决带传动的安装及维护保养相关问题; 2.了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了解滚子链的结构,会分析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3.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及渐开线齿轮正确啮合条件,能够对直齿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和圆锥齿轮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进行计算,了解齿轮的失效形式、失效原因和预防措施; 4.了解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 5.了解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会判断螺旋传动的相对运动关系; 6.掌握轮系的类型,能够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了解减速器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正确使用和维护减速器 | 1.教师应结合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 2.组织1-2次学生参观企业现场教学,增加感性知识; 3.开设实践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利用教学模型或实物,设置传动装置的故障,让学生检查并排除,以锻炼学生对传动装置的维护能力 | 18 |
四、课程组织与评价
(一)教学组织
1.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机械基础》课程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实物、模型、挂图、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形象客观地展现本课程的内容精华,并进行必要的金工实习、实验、现场教学、参观、分组讨论,写出实习、见习或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特点,灵活运用模型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结合法、项目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理论一体化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二)评价模式
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机械基础》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注重知识应用和动手能力的考核,注重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其次注重对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三)教学评价
1.考核标准。
根据基础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工作实效给予考核。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评价,包括过程评价,项目评价,结果评价,能力评价,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成绩评定为过程考核占50%,结果考核占50%。详情请见附表。
附表:考核评定标准
过程考核(50%) | 结果考核(50%) | ||||
出勤 (10%) | 课堂表现 (10%) | 个人作业 (10%) | 平时测验 (10%) | 团队作业 (10%) | 期末考试 (50%) |
出勤次数 | 课堂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性、操作熟练程度 | 作业完成 情况 | 平时测验、实习实训成绩 | 实习实训项目完成情况及在团队中的表现 | 卷面、实操 成绩 |
点名、签到 | 提问、操作、 实习报告。 | 平时作业、 实习报告。 | 小测验、现场操作。 | 团队总结 报告 | 理论考试、实践考试。 |
1.优:个人出勤率90%以上; 2.良:个人出勤率70%-89%; 3.及格:个人出勤率60%-79%; 4.不及格:个人出勤率60%以下。 | 1.优:表现积极,回答全面、条理清楚,操作熟练、结果准确; 2.良:表现积极,回答较全面,操作较熟练,结果正确;3.及格:表现较积极,回答较全面,操作欠熟练,结果欠准确; 4.不及格:表现不积极,回答错误,操作错误,结果错误。 | 1.优:作业页面整齐,答案精确,报告合理精确; 2.良:作业页面较整齐,答案正确,报告较合理; 3.及格:作业页面较整齐,答案欠准确,结果欠合理; 4.不及格:页面不整齐,答案不准确,报告不合理。 | 1.优:卷面正确率90%以上,现场操作熟练准确; 2.良:卷面正确率70%-89%,现场操作较熟练,较准确; 3.及格:卷面正确率60%-69%,现场操作欠熟练欠准确; 4.不及格:卷面正确率60%以下,现场操作不熟练不正确。 | 1.优:团队合作效果好,作业报告完成的好; 2.良:团队合作效果良好,作业报告完成的较好; 3.及格:团队合作效果一般,作业报告完成的一般;4.不及格:团队不合作,作业报告不合理。 | 1.优:理论卷面正确率90%以上,实践操作熟练规范; 2.良:理论卷面正确率70%-89%,实践操作较熟练;3.及格:理论卷面正确率60%-69%,实践操作存在失误; 4.不及格:理论卷面正确率60%以下,实践操作错误。 |
2.课程考核。
根据基础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工作实绩,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按照“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学生实习考核不合格者,按一门课程不及格记。由教研室统一另行安排时间完成实习任务。同时按照国家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相关规定进行技能鉴定考核。
学生《机械基础》课程考核评定表
年 月 日
姓名 | 班级 | 总评 | |||||||||||||
考核内容 | 自我评价 | 小组评价 | 教师评价 | 总体评价 |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
出勤 | |||||||||||||||
课堂表现 | |||||||||||||||
个人作业 | |||||||||||||||
平时测验 | |||||||||||||||
团队合作 | |||||||||||||||
期末考试 |
注:1.评分标准:优,100分;良,80分;合格,60分;待提高,50分
2.总体评价=自我评价×10%+小组评价×40%+教师评价×50%
3.总评=(出勤+课堂表现+个人作业+平时测验+团队合作)×10%+期末考试×50%
3.实训(顶岗实习)考核方式
根据基础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工作实绩,由企业(合作社)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按照“优、良、合格、待提高”四个等级评定。同时按照国家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相关规定进行技能鉴定考核。
学生实训评价表
姓名 | 班级 | 总评 | ||||||||||
实习实训地点 | ||||||||||||
评价要素 | 小组评价 | 教师评价 | 综合评价 |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
过程评价 | 1.到岗情况 | |||||||||||
2.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 ||||||||||||
3.学习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 ||||||||||||
4.工学结合过程表现 | ||||||||||||
5.计划制定 | ||||||||||||
6.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情况 | ||||||||||||
7.材料使用情况 | ||||||||||||
8.操作规范 | ||||||||||||
9.安全意识 | ||||||||||||
10.产品质量 | ||||||||||||
专业知识 | 1.基础理论 | |||||||||||
2.岗位知识 | ||||||||||||
3.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 ||||||||||||
专业技能 | 1.安全生产 | |||||||||||
2.实训过程 | ||||||||||||
3.操作要领掌握 | ||||||||||||
4.合理分配时间 | ||||||||||||
5.实训结果 | ||||||||||||
6.工作能力 |
注:1.评分标准:优,100分;良,80分;合格,60分;待提高,50分。
2.综合评价=小组评价×30%+教师评价×70%
3.总评=过程评价×40%+专业知识×30%+专业技能×30%
《AutoCAD》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AuoCAD
所属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
计划学时:108学时
一、课程性质
《AuoCAD》是三年制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重要的职业能力基础课课之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非常重要,是学生首先接触的工程类课程。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掌握以AutoCAD为平台,绘制机械零件图和一般工程图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机械设计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通过运用CAD软件各类命令,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等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一)知识目标
1.了解CAD软件的安装;
2.掌握二维制图基本绘图命令;
3.掌握图形正确合理的尺寸和公差标注;
4.了解三维绘图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
1.能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机械零件图和一般工程图的任务;
2.能运用块的功能将零件图组合成装配图的任务;
3.能绘制三维实体图的任务;
4.将专业设计需求与AutoCAD软件功能有机结合的能力的任务。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工作仔细认真);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二维典型零件图形绘制。
难点:根据机械制造要求正确合理的尺寸和公差标注。
(五)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前修学习领域:《机械制图与互换性》等课程。
后续学习领域:《顶岗实习》、《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等课程。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AuoCAD200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主编,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6月第4版。
三、学时分配
章 | 课程内容 | 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建议教学方式 |
第1章 | AuoCAD基础知识 | 4 | 2 | 2 | 课堂讲解 |
第2章 | 二维图形绘制 | 10 | 6 | 4 | 课堂讲解、项目教学 |
第3章 | 尺寸标注与文本标注 | 8 | 4 | 4 | 课堂讲解、分组讨论 |
第4章 | 典型零件图形绘制 | 4 | 2 | 2 | 课堂讲解 |
第5章 | 装配图的绘制 | 4 | 2 | 2 | 项目教学 |
第6章 | 三维绘图基础知识 | 6 | 2 | 4 | 课堂讲解 |
第7章 | 布局与图纸打印 | 4 | 2 | 2 | 课堂讲解 |
四、课程内容
第1章 | AuoCAD基础知识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1.了解绘图环境设置,创建新图形与打开保存文件图 2.会使用向导、样板与布局 3掌握点与直线坐标输入表达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点与直线坐标输入表达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绘图环境设置,创建新图形与打开保存文件图 2.使用向导、样板与布局 3.点与直线坐标输入表达,用户坐标系与世界坐标系 |
第2章 | 二维图形绘制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1掌握基本绘图命令 2掌握高级绘图命令 3掌握定义块与输入快 4掌握图形编辑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高级绘图命令与图形编辑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基本绘图命令 2高级绘图命令 3定义块与输入快 4图形编辑 |
第3章 | 尺寸标注与文本标注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1.掌握各种尺寸的标注方法 2.掌握各种文本的标注方法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掌握各种尺寸的标注方法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尺寸的标注样式 2尺寸标注命令 3公差标注 4文字标注 |
第4章 | 典型零件图形绘制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1.零件图绘制基本步骤 2.轴类零件的绘制 3盘类零件的绘制 4叉架类零件的绘制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叉架类零件的绘制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零件图绘制基本步骤; 2.轴类零件的绘制 3盘类零件的绘制 4叉架类零件的绘制 |
第5章 | 装配图的绘制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1.会对装配图分析 2.掌握装配图绘制一般步骤 3.装配图绘制实例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装配图绘制一般步骤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装配图分析 2.装配图绘制一般步骤 3.装配图绘制实例 |
第6章 | 三维绘图基础知识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1.了解三维绘图基本理念 2.掌握三维绘图步骤 3掌握基本实体编辑 4观察和渲染三维模型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掌握基本实体编辑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三维绘图基本理念 2.三维绘图步骤 3基本实体编辑命令 4观察和渲染三维模型命令 |
第7章 | 布局与图纸打印 | |
教学目标和要求 | 1.了解图纸空间和布局 2.打印样式管理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图纸空间和布局的方法 | |
主要内容 | 理论教学 | 1.图纸空间和布局方法 2.打印样式管理的设置 |
五、考核方式
考核类型:实行过程考评与期末考评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
计分办法:过程考评(项目考评)50分(其中:平时表现10分;课后习题10分;实践课测试30分);期末考评50分
《电器及PLC控制技术》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电器及PLC控制技术
所属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
计划学时:180学时(理论课108学时,实训课72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作所必需的电器及PLC控制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必需的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和各种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科学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型号、规格、用途。
2.掌握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3.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场合。
4.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指令。
5.了解工业控制技术的一般应用。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低压电器产品的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阅读和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初步具备对电气控制线路故障进行判断的能力。
3.初步具备根据工业现场项目的控制要求正确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一般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实现顺序控制。
5.初步具备改造、革新简单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基本模块
电器控制 | 常用低压电器 |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常识。 理解继电器、接触器、熔断器、自动开关、手控电器及主令电器的结构、类型、作用及型号意义的有关知识。 |
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 掌握常用电气控制系统的图形符号及控制线路的识图方法。 掌握电气控制系统基本环节的分析方法。 | |
可编程控制器 |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知识 |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了解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编制 |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编程语言的梯形图和基本指令。 理解将电气控制原理图转换为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的方法。 初步掌握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顺序控制的方法。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调试方法。 | |
工业控制技术 | 理解简单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 掌握运用可编程控制器改造、革新简单机电设备控制线路的基本方法。 了解电器及PLC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及维护方法。
|
(二)选学模块
1.理解PLC功能表图的设计方法。
2.了解PLC简单功能指令的编程方法。
3.理解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4.了解工业现场电器及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及维护方法。
(三)实践性教学模块
基本实验 |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 | 理解点动控制和自锁控制的原理。 了解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 了解由电气原理图变换为安装接线图的方法。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 理解正反转控制的原理。 了解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 学会由电气原理图变换为安装接线图的方法。 能分析、排除电气控制线路的简单故障。 | |
三相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 | 了解时间继电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延时时间的调整及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了解Y–△降压起动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 |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控制 |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原理; 了解控制线路的安装接线。 | |
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工具的基本操作 | 了解工作状态开关的设置方法及编程工具常用键的功能。 掌握使用编程工具进行基本操作的方法。 | |
可编程序控制器程序检查及监控操作 | 熟练掌握编程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 理解程序检查及监控操作的方法。 | |
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顺序指令的应用 | 理解、归纳各类基本顺序指令的使用要领。 学会观察输出结果、绘制时序图。 能进行简单应用程序的调试。 | |
选用实践 |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单功能指令的应用理解、归纳简单功能指令的使用要领; 能进行简单功能指令应用程序的调试。 | |
应用实例调试 | 了解电器及PLC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方法。能调试简单控制系统及应用程序,实现带负载运行。 | |
工业控制现场实践或参观到工业控制现场参加运行或参观,进一步了解和体会电器及PLC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方法及运行、维护情况。 |
四、学时分配建议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数 | ||||
合计 | 讲授 | 实践 | 机动 | |||
1 | 电器控制 | 常用低压电器 | 12 | 8 | 4 | |
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环节 | 35 | 15 | 20 | |||
2 | 可编程控制器 | 可编程控制器基础知识 | 5 | 5 | ||
可编程控制器的程序编制 | 30 | 15 | 15 | |||
功能表图的设计方法 | 18 | 9 | 9 | |||
简单功能指令的编程方法 | 18 | 8 | 10 | |||
3 | 工业控制技术 | 简单机电设备的电气控制线路及其革新、改造 | 20 | 10 | 10 | |
电器及PLC控制系统的安装、接线及维护 | 30 | 20 | 10 | |||
工业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 6 | 3 | 3 | |||
工业控制现场实践或参观 | 2 | 2 | ||||
机动 | 4 | 4 | ||||
总计 | 180 | 93 | 83 | 4 |
五、说明
1.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3年制)。
2.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理论知识基本模块、选学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基本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中的基本实验是本专业必须完成的,选学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中的选用实践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3.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讲课时应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采用专业教室上课的教学方式,边讲边练,并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有些教学内容可采用现场教学、演示实验等不同的方式进行。
4.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实验、实训及调试、操作考核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
《装配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装配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所属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
计划学时:180学时(理论课108学时,实训课72学时)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装配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是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培养学生模具零件制造和模具装配调试技术的模具钳工基本专业技能而开设的,其目的是为今后《金工实训》学习模具钳工的操作能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为顶岗实习和实际工作中模具零件制造和模具装配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参照国家模具钳工技能鉴定标准,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为采用项分模块教学法,将知识点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任务模块,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课堂搬到实训场,课堂教学和动手实践穿插进行,使学生直观感性的理解印证所学知识,增强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结合后续的金工实训课程,在实际动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模具钳工生产技能的有关知识。
2.了解划线、钻加工、研磨、抛光、模具装配等通用刀具、工具、设备的类型及结构特点,并能够根据生产需要,正确使用。
3.掌握划线、钻加工、研磨、抛光、模具装配等加工手段的工艺范围及结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初步运用握划线、钻加工、研磨、抛光、模具装配等加工手段加工方法。
2.能够根据模具的材料、结构特点、加工精度、生产批量,能正确选择和使用工、量、刀具、正确应用合理的加工方法,经济、高效地加工合格零件。
3.初步具备一定模具钳工工艺编制能力,掌握基本装配工具量具的使用方法。
(三)素质目标
1.通过分组完成教学试验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诚信意识,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拓展学习模快,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 工作任务 | 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 活动设计 | 参考学时 |
1 | 模具钳工概述 | 了解模具钳工的主要任务 掌握文明生产安全知识 了解钳工场地、设备等知识 | 了解模具钳工的主要任务 了解钳工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 22 |
2 | 模具划线 | 了解划线的种类、作用 掌握划线基准的选择 了解钳工常用划线工具及使用方法 | 划线基准的选择 划线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 18 |
3 | 配钻加工 | 掌握配钻加工工艺的制定 掌握配钻孔刀具的类型,刀具角度,切削用量选择方法 掌握螺孔、螺钉孔、过孔的配钻加工 掌握销孔的配钻配铰加工 掌握加工质量检验方法 | 配钻孔工艺分析,选择配钻方法,制定配钻工艺 设备及刀具准备 切削用量选择 配钻加工操作 加工质量检验及问题分析解决 | 30 |
4 | 特殊孔钻削加工 | 掌握斜孔、小孔、孔系、相贯孔、骑缝孔、深孔、大孔、高精度孔、钻削加工方法 掌握高硬度钢或橡胶等不同特性材料钻孔的方法 掌握特殊孔钻削钻头切削角度的修磨和切削参数的选择 | 特殊孔工艺分析,选择加工方法,制定钻削工艺 设备及刀具准备 刀具修磨和切削用量选择钻削加工操作 加工质量检验及问题分析解决 | 32 |
5 | 凹凸模型面研磨加工 | 了解研磨的切削原理、特点、类型、用途了解研磨设备、磨料、研磨剂的种类、特点、用途和使用方法 掌握研磨工艺的制定方法 掌握研磨检验方法与质量问题的分析解决 | 型面研磨加工工艺分析,选择加工方法,制定研磨工艺 设备及研具等准备工作平面研磨操作加工质量检验及问题分析解决 | 26 |
6 | 凹凸模型面抛光加工 | 了解抛光的切削原理、类型、特点、用途以及抛光设备的使用方法 掌握抛光工艺的制定方法 掌握抛光检验方法与质量问题的分析解决 | 型面抛光加工工艺分析,选择加工方法,制定抛光工艺 抛光设备准备工作 平面抛光操作加工质量检验及问题分析解决 | 26 |
7 | 模具装配、试模、调整 | 了解模具装配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质量检验方法 掌握模具装配工艺和装配方法 掌握模具装配尺寸链解法 了解常用装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掌握模具试模、调整方法 掌握模具装配工艺的制定方法 掌握装配质量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 冲模的装配工艺制定 塑料注射模的装配工艺制定 压铸模的装配工艺制定 | 22 |
8 | 复习机动 | 4 |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结合现场示范教学,使学生对模具钳工加工设备、刀具、加工方法等方面加深理解。教学上应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理论原理仅要求掌握在应用方面的意义,而不必对其理论依据作过高要求。
(二)评价方法
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试验成绩、考察作业、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考勤情况等,考核成绩要着重考察实际应用能力。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所占比例为:30%:70%。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实验实训室和合作企业生产现场的设备开展教学活动。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现场教学录象和多媒体技术网络等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教材编写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工作岗位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按模块教学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组织内容,实践操作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模具钳工技能的感性学习。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生产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焊接实训工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焊接实训工艺
所属专业: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
计划学时:180学时(理论课108学时,实训课72学时)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的核心课程,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气割与气焊原理及操作方法、弧焊电源、焊条电弧焊的原理及特点、焊接材料选用与特点、金属熔化焊过程、焊接应力与变形、埋弧焊工艺原理与操作方法、气体保护焊工艺原理与操作方法、等离子弧切割、焊接和电阻焊工艺原理与操作方法、其他焊接、切割方法与技术、常用机电机械的焊接、焊接缺陷及检验等。
本课程开设在金属熔化焊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金属熔化焊基础的部分内容,为将要学习的焊接工艺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焊接结构、焊工识图、焊接设备与方法、焊接检验等后续教学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弧焊电源相关知识
2.掌握焊接接头类型及焊缝形式
3.了解金属熔化焊过程相关知识
4.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相关知识
5.掌握常用机电机械焊接知识、焊接缺陷及检验相关知识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掌握气焊与气割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焊条电弧焊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埋弧焊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掌握气体保护焊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机电机械焊接的能力以及焊接缺陷及检验的能力
(三)职业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求知态度,具备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课时分配
序号 | 项目或工作任务 | 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 教学活动设计 | 参考 学时 |
1 | 项目一:焊接技术概论 任务一:焊接定义、分类与特点 任务二:焊接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 | 1.掌握焊接定义、分类与特点 2.了解焊接技术发展概况 3.掌握焊接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教学活动 2.维护、保养步骤设定与评价教学活动 3.工作任务基础备品筹备教学活动 4.焊机维护与保养 5.工作检验与成效分析教学活动 6.工作总结与评价 | 8 |
2 | 项目二:气焊与气割 任务一:气体火焰 任务二:气焊 任务三:气割 | 1.掌握气体火焰 2.掌握气焊相关内容 3.掌握气割相关内容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教学活动 2.工作任务基础备品筹措教学活动 3.气焊、气割工艺的制定 | 10 |
3 | 项目三:弧焊电源 任务一:对弧焊电源的基本要求 任务二:弧焊电源 | 1.掌握弧焊电源 2.了解对弧焊电源的基本要求 3.掌握常用弧焊电源的相关知识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常用弧焊电源工艺制定与评价 | 8 |
4 | 项目四:焊条电弧焊任务一:焊条电弧焊任务二:焊接接头类型及焊缝 任务三:焊接工艺参数 | 1.熟悉掌握焊条电弧焊的原理及特点 2.熟悉掌握焊条相关知识 3.掌握焊接接头类型及焊缝 4.掌握焊缝符号和焊接方法代号 5.熟悉掌握焊接工艺参数 6.熟悉焊条电弧堆焊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焊条电弧焊工艺制定与评价 3.焊接接头类型及焊缝工装设计与制作 4.焊件检验与分析教学活 | 18 |
5 | 项目五:金属熔化焊过程 任务一:焊接化学冶金过程 任务二:焊缝结晶过程任务三: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 1.掌握焊条、焊丝及母材的熔化 2.掌握焊接化学冶金过程 3.熟悉焊缝结晶过程4.掌握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 5.掌握控制和改善焊接接头性能和方法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教学活动 2.焊接化学冶金过程工艺制定与评价 3.工作总结与评价 | 22 |
6 | 项目六:焊接应力与变形 任务一:焊接残余变形任务二:焊接残余应力 | 1.掌握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 2.掌握焊接残余变形 3.掌握焊接残余应力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焊接残余变形工艺制定 | 18 |
7 | 项目七:埋弧焊 任务一:埋弧焊工艺 | 1.熟悉掌握埋弧焊原理 2.掌握埋弧焊机 3.掌握埋弧焊的焊接材料 4.掌握埋弧焊工艺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工作任务基础备品筹措 3.埋弧焊焊接工艺制定与评价 4.焊件检验与分析 5.工作总结与评价 | 12 |
8 | 项目八:气体保护电弧焊 任务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 任务二:氩弧焊 任务三:熔化极活性混合气体保护焊 | 1.掌握气体保护电弧焊的原理及特点 2.掌握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电弧焊 3.掌握氩弧焊 4.掌握熔化极活性混合气体保护焊 5.熟悉掌握药芯焊丝气体保护电弧焊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工作任务基础备品筹措 3.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制定与评价 4.焊件检验与分析 5.工作总结与评价 | 18 |
9 | 项目九:等离子弧切割、焊接和电阻焊 任务一:等离子弧切割与焊接 任务二:电阻焊 | 1.掌握等离子弧切割与焊接 2.掌握电阻焊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等离子弧切割、焊接工艺制定与评价 3.焊件、割件质量检验 4.工作总结与评价 | 18 |
10 | 项目十:其他焊接、切割方法与技术 任务一:碳弧气刨 任务二:钎焊 | 1.熟悉掌握钎焊 2.熟悉掌握电渣焊 3.掌握碳弧气刨 4.了解熟悉先进焊接方法与技术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教学活动 2.其他焊接、切割方法与技术工艺制定与评价 3.焊件、割件质量检验教学活动 4.工作总结与评价 | 14 |
11 | 项目十一:常用机电机械的焊接任务一:碳素钢的焊接 任务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 任务三:不锈钢的焊接任务四:铸铁的补焊 | 1.掌握金属的焊接性 2.掌握机电机械常用焊接工艺措施 3.掌握碳素钢的焊接 4.熟悉掌握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焊接 5.了解珠光体耐热钢的焊接 6.掌握低温钢的焊接 7.掌握不锈钢的焊接 8.掌握铸铁的补焊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常用机电机械焊接工艺制定与评价 3.焊件检验与质量分析教学活动 4.工作总结与评价 | 18 |
12 | 项目十二:焊接缺陷及检验 任务一:焊接缺陷分析 任务二:焊件质量检验 | 1.掌握焊接缺陷分析 2.掌握焊接质量检验掌握焊接缺陷返修 | 1.接受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2.焊接缺陷及检验工艺制定与评价 3.焊件检验与质量分析 4.工作总结与评价 | 16 |
四、课程组织与评价
(一)教学组织
1.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任务教学或项目教学。以任务引领为宗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活动了解焊接工艺;
2.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3.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可以多媒体、录像或者是到工厂参观实习的方式来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4.教师必须注重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评价模式
1.突出形成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实践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的记录。
2.重视课程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
3.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三)教学评价
1.考核标准。
根据基础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工作实效给予考核。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评价,包括过程评价,项目评价,结果评价,能力评价,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成绩评定为过程考核占50%,结果考核占50%。详情请见附表。附表:
考核项目 | 过程考核(50%) | 结果考核(50%) | ||||
出勤 (10%) | 课堂表现 (10%) | 个人作业 (10%) | 平时测验 (10%) | 团队作业 (10%) | 期末考试 (50%) | |
考核依据 | 出勤次数 | 课堂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性、操作熟练程度 | 作业完成情况 | 平时测验、实习实训成绩 | 实习实训项目完成情况及在团队中的表现 | 卷面、实操成绩 |
考核方式 | 点名、签到 | 提问、操作、实习报告。 | 平时作业、实习报告。 | 小测验、现场操作。 | 团队总结报告 | 理论考试、实践考试。 |
考核标准 | 1.优:个人出勤率90%以上; 2.良:个人出勤率70%-89%; 3.及格:个人出勤率60%-79%; 4.不及格:个人出勤率60%以下。 | 1.优:表现积极,回答全面、条理清楚,操作熟练、结果准确; 2.良:表现积极,回答较全面,操作较熟练,结果正确;3.及格:表现较积极,回答较全面,操作欠熟练,结果欠准确; 4.不及格:表现不积极,回答错误,操作错误,结果错误。 | 1.优:作业页面整齐,答案精确,报告合理精确; 2.良:作业页面较整齐,答案正确,报告较合理; 3.及格:作业页面较整齐,答案欠准确,结果欠合理; 4.不及格:页面不整齐,答案不准确,报告不合理。 | 1.优:卷面正确率90%以上,现场操作熟练准确; 2.良:卷面正确率70%-89%,现场操作较熟练,较准确; 3.及格:卷面正确率60%-69%,现场操作欠熟练欠准确; 4.不及格:卷面正确率60%以下,现场操作不熟练不正确。 | 1.优:团队合作效果好,作业报告完成的好; 2.良:团队合作效果良好,作业报告完成的较好; 3.及格:团队合作效果一般,作业报告完成的一般;4.不及格:团队不合作,作业报告不合理。 | 1.优:理论卷面正确率90%以上,实践操作熟练规范; 2.良:理论卷面正确率70%-89%,实践操作较熟练; 3.及格:理论卷面正确率60%-69%,实践操作存在失误; 4.不及格:理论卷面正确率60%以下,实践操作错误。 |
2.课程考核。
根据基础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工作实绩,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按照“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学生实习考核不合格者,按一门课程不及格记。由教研室统一另行安排时间完成实习任务。同时按照国家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相关规定进行技能鉴定考核。
学生课程考核评定表
年 月 日
姓名 | 班级 | 总评 | |||||||||||||
考核内容 | 自我评价 | 小组评价 | 教师评价 | 总体评价 |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
出勤 | |||||||||||||||
课堂表现 | |||||||||||||||
个人作业 | |||||||||||||||
平时测验 | |||||||||||||||
团队合作 | |||||||||||||||
期末考试 |
注:1.评分标准:优,100分;良,80分;合格,60分;待提高,50分
2.总体评价=自我评价×10%+小组评价×40%+教师评价×50%
3.总评=(出勤+课堂表现+个人作业+平时测验+团队合作)×10%+期末考试×50%
3.实训(顶岗实习)考核方式
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内容后,根据基础技术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素质、工作实绩,由企业(合作社)和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双重考核。按照“优、良、合格、待提高”四个等级评定。学生实习考核待提高者,按一门课程不及格记。由教研室统一另行安排时间完成实习任务。同时按照国家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相关规定进行技能鉴定考核。
学生实训评价表
姓名 | 班级 | 总评 | ||||||||||
实习实训地点 | ||||||||||||
评价要素 | 小组评价 | 教师评价 | 综合评价 |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待提高 | |||||
过程评价 | 1.到岗情况 | |||||||||||
2.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 | ||||||||||||
3.学习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 ||||||||||||
4.工学结合过程表现 | ||||||||||||
5.计划制定 | ||||||||||||
6.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情况 | ||||||||||||
7.材料使用情况 | ||||||||||||
8.操作规范 | ||||||||||||
9.安全意识 | ||||||||||||
10.产品质量 | ||||||||||||
专业知识 | 1.基础理论 | |||||||||||
2.岗位知识 | ||||||||||||
3.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 ||||||||||||
专业技能 | 1.安全生产 | |||||||||||
2.实训过程 | ||||||||||||
3.操作要领掌握 | ||||||||||||
4.合理分配时间 | ||||||||||||
5.实训结果 | ||||||||||||
6.工作能力 |
《电梯安全管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电梯安全管理
教学对象:适用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学制三年
学时数:36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选修):必修
一、培训目标
本课程是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能够理解掌握相关基本知识;掌握电梯安全管理的知识及技能。掌握相关法规知识。
二、课程教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
电梯概述;
电梯分类;
电梯的主要参数和术语;
专业知识;
电梯的运行系统;
曳引系统;
导向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
轿厢和门系统;
电梯控制系统;
电梯驱动系统;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钳、限速器保护装置;
门联锁保护装置;
端站保护装置。
(二)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
结构原理与主要参数;
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管理知识
电梯制造与安装、改造、维修的许可规则;
电梯监督检验;
电梯使用环节;
登记、使用、变更、停用和注销;
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
(三)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司机和安装、维修人员持证上岗的要求
安全管理(含管理制度、电梯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安全使用的警示说明和警示标志。
(四)专用钥匙的管理与使用
电梯安全运行;
电梯的安全操作;
电梯日常检查与电梯定期检查;
电梯事故预防与处理方法;
事故的分类;
异常情况的辨识;
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编制及演练;
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
(五)电梯检查与定期检验
使用单位和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检查;
维护保养单位检验;
定期检验程序和要求;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
(六)法规知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
《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
《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
(七)相关的行政法规和规则
各种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三、教学学时分配
序号 | 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
理论 | 实操 | ||
1 | 基础知识和综合法规 | 11 | |
2 | 电梯安全管理专业和安全知识 | 19 | |
3 | 电梯相关法规 | 4 | |
4 | 机动 | 2 | |
合计 | 36 |
四、教学形式方法
(理论)课堂集体授课
五、教材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辅导教材》
六、考核形式
理论参加笔试(闭卷)